深300股指期权:明年场内衍生品交易预计将达164万亿元
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已平稳运行多年,在此基础上,股票股指期权的扩容工作有所提速。日前,证监会正式批准了上交所、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以及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的上市工作,业内对此报以较高热情。
券商和期货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股票股指期权工具的增加对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的多元化提供和投资策略的进一步丰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场内期权、期货的成交和持仓来看,预计2020年和2021年场内衍生品交易规模将分别达到164.11万亿元、237.01万亿元。
衍生品市场呈扩容之势
广发证券非银研究组表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经历了170余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统计,近五年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总量基本保持在600万亿美元左右,产品主体包括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和权益类衍生品。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券商衍生品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行业呈现出龙头效应。当前国内券商衍生品资产规模仅占总资产规模的2%左右,远低于国际投行30%-50%的衍生品资产比重,主要归于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较低、居民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小,专业风险管理需求不足。不过,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提速,我国衍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之势。
“股票股指期权工具的增加,对投资者的积极意义较为明显,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告诉记者,一方面将对机构资金的入市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支持,另一方面,也会调整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的波动性。沪深300ETF期权是继50ETF期权之后,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将对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发挥积极作用。
明年交易规模将突破百万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到,目前券商和期货公司均在加紧备战股票和期货期权的推出。“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的仿真交易一直在进行,公司已准备很久了,只待监管通知,公司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方正中期期货相关人士说。
事实上,我国衍生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场内市场逐步放宽、发展迅速,场外市场规模回升,空间广阔。从券商衍生品市场来看,证券公司衍生品业务以场外为主,规模逐步恢复,其中,权益类衍生品相关度高,期权规模超越前期高点;FICC(即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类衍生品逐渐起步,多方合作机遇显现。其中,场内金融衍生品工具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以及上证50ETF期权等7个金融期货及期权品种;场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权益类、利率类、汇率类及大宗商品类等。
而对于股指期货来说,2015年-2018年股指期货合约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11.75万亿元、9.32万亿元、10.51万亿元、15.74万亿元,2016年-2018年同比分别变动-97.74%、12.77%和49.81%。股指期货流动性逐渐恢复,增速不断提高。今年前7个月,股指期货成交金额达32.1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76%。
广发证券非银研究组预计,随着交易规则逐步松绑,股指期货流动性将不断提升,同时,按照300%、100%、50%的年增速来预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股指期货成交金额,对应分别为62.96万亿元、125.92万亿元、188.88万亿元;加上国债期货等,综合场内期权、期货,预计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场内衍生品交易规模将分别达到91.07万亿元、164.11万亿元、237.01万亿元。
方正中期期货期权研究员冯世佃告诉记者,沪深300ETF期权和沪深300股指期权获准上市,这预示着期权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利好市场、提升A股的配置价值,机构对冲手段将进一步丰富。由于新上市的期权品种追踪的沪深300指数,对于私募来说,能够进行精准对冲、细化风险管理;私募在权益+期权(利用期权对冲功能)、固收+期权(利用期权以小博大功能)或纯期权(利用期权策略灵活性)策略中均可大展身手,丰富自身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收益。
此外,不少量化私募当前在50ETF期权套利上已经积累不少经验,对于新上市的期权品种,还可以在跨品种、跨市场之间套利,不仅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也可以提升A股自身定价的准确性。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