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寻找新一轮金融改革开放的“中国路径”
admin未知
编者语:“在中国未来的改革进程中,不仅技术层面需要改革,更重要的是思路也需要改革。一方面,我们必须放眼全球,看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与博弈;另一方面,我们要跳出西方的框架,理清中国特色发展的思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日前,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先生就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接受了《北大金融评论》的专访。
金融改革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重要方向
《北大金融评论》: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您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成就?在接下来的改革进程中,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改革方向和政策突破?
沈联涛:改革开放四十多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经济规模巨大、增速快。首先是规模庞大,中国的人口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GDP位居全球第二,而金融资产规模大约是GDP代表的实体经济的4至5倍。其次是增长速度惊人,中国的GDP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达到每年10%-12%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GDP增速在6%左右,但仍居于世界前列。
总结而言,可以用三个“s”来描述当前中国的经济,即scale(规模)、speed(速度)、scope(范围)。目前中国在“scale(规模)”和“speed(速度)”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在“scope(范围)”方面(各样产品、服务供应)仍有很大不足。虽然中国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到位,但服务业和软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错配。金融产品、服务质量跟不上实体经济的需求。因此,金融改革将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当然也与人口红利密不可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日益成熟,再加上较好的教育基础,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与全球的供应链相结合,因此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虽然非洲和南美洲也有人口红利,但由于其劳动力没有与全球供应链结合起来,发展不成熟且不到位。由此可见,开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拥有良好的治理结构、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成熟的组织架构,是一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金融政策上如何应对周期性金融风险?
《北大金融评论》:学者判断,中国当前金融体系中顺周期因素、正反馈机制过多。这种周期性金融风险是否会对金融开放构成影响?政策上应该如何应对?
沈联涛 :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影响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周期,但其实不是周期的问题,而是结构出现了变化。西方(基本上是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延迟经济周期,但这治标不治本,而且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做出结构性改革,在周期恢复的时候才能变成大赢家。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很成功的一点在于我们的战略布局,即中央负责宏观战略,地方政府/企业之间通过互相竞争来促进创新发展,当某一个地方政府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之后,再推广至全国范围。把战略方向想清楚了——走向开放,改革、市场、法制方向,这便是我们在结构性改革中摸索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样,四十年来中国的发展迅猛,但目前在一些方面的资源配置仍然是低效率的,因此需要这种战略布局和竞争来继续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的活力,这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也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比如,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小、政治稳定性不高,但在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再如,北欧的一些国家,推行较高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但在高税收的同时也有强劲的创新动能。它们是把公共资产交给高效率的专业组织管理,配合市场需求,提高整体经济竞争力,不断创新,但社会比较公平,因为它们是高收入、高税率体制。
全球的经济结构一直在转型,正在从单边的美国称霸逐渐转向多边发展。在改革的路上,中国还应该多寻找一些盟友,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双赢”战略,在气候变暖、社会不公等问题上做出努力,这也是未来改革的一个大方向。
《北大金融评论》:现有的主流经济学研究大多以发达国家为对象,您在金融监管领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也有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规律的独到见解,您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可以从这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获取的经验是什么?
沈联涛: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将西方作为“老师”,借鉴其发展模式,但当老师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是批评他,而是应该进一步思考中国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美国的经济体系与制度可以算是全球最完善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也会遭遇多次金融危机。我们需要思考,现阶段,照搬西方的思维模式或模型是否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当时我写了一本书——《十年轮回》,开始思考西方的经济制度出了什么问题。在我看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错误在于:只看流量,不看存量;只看效率,不看结构;只看短期,不看长期。最终,政治被金融绑架了,用大众资源来救少数有钱人,社会不公,金融危机演变成现时的政治危机。
这样一来便导致了一系列后果。第一是西方的金融市场很不包容,少数利益团体获取了巨大的利益。比如,美国GDP的平均增速约为2%,但有超过2%的流量增长是分配给有钱人的,穷人的流量增速为负,这便激发了由于社会不公而产生的矛盾。第二,美国主要通过债务来支撑其庞大的消费,出现了过度使用杠杆的情况。美国是全球大而不倒的国家,绑架了全球的资源。第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气候变化加剧,GDP已经不再真实代表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了。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是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如果是小国,可以在很多方面依赖大国,比如很多国家将本国的汇率与美元挂钩,因为经济体太小,没有办法保持货币的独立性。但中国不同,大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特色与担当,如果完全用西方的理论去分析中国国情,肯定是行不通的。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