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期货期权网
返回首页

什么是三元猪?生猪的生产周期是什么样的

admin未知

完整的生猪繁育体系包括纯种猪(包括原种猪/祖代种猪)-父母代种猪(二元种猪)-商品猪(三元猪)。原种猪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在我国,核心种猪来源长期依赖进口且长期处于“引种à维持à退化à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从而导致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其他养猪先进国家。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种猪5000到10000头,引种费用在1000多万美元。

国内主要引进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三个品种。国内种猪场向国外原种场进口其生产的祖代种猪,通过同品种纯繁扩充祖代产能,并通过纯种母猪和公猪杂交生产父母代二元种猪,在国内种猪市场销售,成为国内养殖户补栏的后备军。没有种猪繁育能力的小型养殖场/户再通过购买父母代二元种猪,产下的仔猪经育肥后就可以作为商品猪销售到市场上。

图10:生猪繁育体系

 

数据来源:雏鹰农牧招股说明书  

我国饲养的猪种按来源可划分为地方猪种、引入猪种和培育猪种。其中地方猪种较多,主要有太湖猪、金华猪、内江猪、民猪等等,整体看我国地方猪种偏脂肪型。引入猪种主要为从国外引进的大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等瘦肉型良种猪。培育猪种是利用引入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培育成的猪种,如三江白猪、北京黑猪等。

在品种杂交方面,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品种猪杂交获得的三元商品猪(称为外三元,按二元母猪父母本不同分别称为“杜大长”或“杜长大”),因其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优势,成为商品猪养殖的主流,也是目前全球杂交模式中采用最多的杂交组合。此外还有以地方猪种杂交形成的土杂猪,和地方猪种与进口猪种混合杂交形成的内三元。

图11:生猪生产周期

资料来源:国民信托《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存栏由母猪存栏决定。一般一头生猪年产22头左右,存活15-16头。仔猪的生长周期大约25周(半年左右),母猪从配种到生猪出栏大约要42周(10个半月),购入二元母猪培育到生猪出栏大约13个月(一年多)时间。也就是说,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母猪、仔猪和生猪拐点之后猪价约10、14、18个月。一般来说,价格下降淘汰母猪会影响10个月以后的猪肉行情,价格上涨增加母猪存栏会影响13个月后猪肉行情。

图12:母猪存栏、仔猪存栏、生猪存栏随价格波动的滞后性

 

资料来源:国民信托《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上市公司出栏重量大约110-115kg,目前有上升趋势,而个体养殖户出栏重量会更重,即不断出现“牛猪”现象。尤其是在猪价上升且足以冲减饲料成本时,个体养殖户普遍存在压栏惜售的心理,导致生猪出栏重量上升,出栏时间延缓,影响到猪价走势。此外,在出现疫病或价格下压的情况下,个体养殖户也会提前出售,使得生猪出栏重量下降。但就下游屠宰企业和市场行情来看,还是更青睐标猪,市场主体价格波动仍然以标猪供求为主导。

生猪养殖中一般保持年龄层次为后备母猪20%,青年猪20%,壮年猪40%,老年猪20%。按照本交公母猪1:20-25,人工授精1:100的比例配置公母猪。一般来说母猪2-6胎产仔数较高,3-5胎产仔数最高,7胎后繁殖性能开始下降,初产母猪和9胎以上母猪的繁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胎次。保持胎次结构为1胎占20%,二胎占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以上5%,育种场由于更新比率更高,1-4胎比率相对更高。

为保持合理胎次比例,生猪养殖中还存在种猪淘汰问题。大型养殖场母猪一般在4岁前淘汰。正常情况下一批母猪大约每年淘汰1/3,约三年淘汰全部母猪。而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公猪一般每年淘汰50%,约两年淘汰全部公猪。在种猪淘汰时,会形成一批生猪供给,进而影响到猪肉价格。能繁母猪养殖大多是农民散户,受生猪价格影响较大,往往会随价格变动而改变策略。就目前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受价格影响减小,也导致生猪存栏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环境的改善,仔猪存活率上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增加,使得生猪存栏降幅略低于能繁母猪存栏。

版权声明: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期货期权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认为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孚期货期权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