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期货交易所重磅齐发布!涉及股指期权上市等
12月1号,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交易所专场活动在深圳举行。在专场活动中,四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就新品种上市、服务实体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等议题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业内人士也积极参与讨论,给出相关专业意见,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上期所:持续努力丰富产品体系
面对国内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交易所面临新的挑战。
12月1日,在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专场活动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演讲中表示,现阶段,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中国期货市场也亟待创新发展。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标准从微观来看,要看有没有让市场主体农民和企业过得更好;从中观来看,要看有没有让市场变得更强大、更丰富;从宏观来看,要看有没有让宏观经济和国家实力增强。”王微说。
她介绍,市场体系创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经济社会制度调整,对要素、资源、功能和业务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催生新服务、创造新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新资源要素、建立新组织,并形成服务功能更强、运行效率更高的新型现代市场体系的转变过程。她建议,国内期货市场要继续朝着多元化、多样化、国际化、现代化和法治化方向发展。
上期所监事长陆文山表示,一直以来,上期所都在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交易所服务的质量和水准。目前,上期所采用以“一主两翼”为核心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在发展“做优、做精、做强商品期货”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实现商品期货期权、指数等其他衍生品和仓单交易平台“两翼齐飞”;同时,创新和深化结算、交割、监管和风控等服务,为“一主两翼”战略的持续推进提供支撑。
完善的产品是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陆文山介绍,上期所将持续努力丰富产品体系。在金属产品序列方面,争取推动氧化铝期货上市;能源产品序列方面,明年一季度,争取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挂牌第三个国际化品种——低硫燃料油期货,同时,研究推进天然气、成品油产品的立项工作;在化工产品序列方面,上期所将积极推进合成橡胶期货立项工作;期权、指数等衍生品方面,将上市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推进相关产品期权上市工作,实现期货、期权联动。
陆文山提到,目前上期所努力拓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交易体系、结算机制、风控安排,进一步提升交易所的质量和水准,拓展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加速期现联动、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方面,上期所已经有所举措。在增加新功能之外,上期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品种将进一步延伸到黑色金属和能源化工品种。在机制上,研究利用标准仓单交易平台的仓单串换机制,形成更好的升贴水机制。
在国际化方面,上期所将通过引进境外投资者来推动现有品种和规则制度的国际化,并积极探索走出去路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据介绍,目前原油期货、20号胶期货作为国际化合约已经上市,未来上期所将进一步扩大期货品种国际化。
同时,上期所也将持续推进期货市场基础性法律制度建设,优化和完善交易参与人制度、做市商制度,规范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通过建立权威、透明、稳定、高效的一系列制度基础,消除境内外参与者的顾虑,让市场更可预期、行为更具规范、市场更可持续。与此同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结算体系、风控体系,在借鉴境外成功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目前,上期所推出境外特殊非经纪参与者、境外客户可使用外汇资金作为保证金的制度,对国际市场交易者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境外交易者参与中国市场的热情很高。”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王鸿燕在圆桌环节中介绍,希望未来国内交易所可以进一步实现规则优化,例如在保证金制度上,逐步推出跨品种保证金制度等,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降低境外客户参与中国市场的风险,帮助更多国内外的机构投资者加入中国期货市场,促进国内市场的去散户化,推动国内期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郑商所:继续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12月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在深圳举办第4届期货投资机构论坛,作为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专场论坛之一,该论坛聚焦机构建设发展和商品配置价值,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和产业客户参加。
随着国内期货衍生品工具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券商、公募、私募和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开始参与进来,并成为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投资产品化和散户机构化趋势正在形成。
“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对于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市场参与者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在论坛上表示。
据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介绍,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7722只,50亿元规模以上私募541家,呈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
以郑商所为例,目前郑商所主要品种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均超过50%,菜籽油、棉花、PTA、动力煤期货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已超过60%,多个品种持仓结构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期货市场同类品种水平。
王晓明表示,郑商所在服务机构投资者方面做了多方面工作,包括加快品种创新和供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品种和策略组合;促进市场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探索场外市场建设;修改完善品种合约规则,提升投资者参与空间;大力推进国际化等。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未来两个月内,郑商所将上市纯碱期货和PTA、甲醇、菜籽粕期权等四个新品种新工具。今年以来,郑商所修改完成了强麦、玻璃、棉纱等品种合约规则,优化了PTA、棉花、苹果、菜油和菜粕等品种交割仓库布局和升贴水。10月份,郑商所还对部分期货及期权品种的限仓进行了调整。截至10月底,郑商所期货持仓量达533万手,较上月末增长了40%,市场容量的扩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在2019年上半年证监会组织的期货品种功能评估中,郑商所PTA、甲醇期货分别位居化工品第1位、第2位,动力煤期货位居黑色系品种第1位,菜油、菜粕期货分别位居农产品第2位、第3位。此外,郑商所去年上线的场外综合业务平台也稳步推出了多项场外业务,今年以来已经携手结算银行,为20家实体企业融通资金超20亿元。
此外,目前郑商所对外开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平稳实施,迈出了建设国际定价中心的第一步。今年年初,郑商所被批准成为合格中央对手方(QCCP),并完成合格中央对手方原则及量化信息首次信息披露工作。郑商所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郑商所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首批获准发行的商品指数ETF,追踪郑商所PTA、甲醇、动力煤等期货品种走势的建信能化ETF已于11月11日在深交所公开募集。“商品指数ETF对于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具有重要意义。”建信基金资产配置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朱金钰表示。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世界第二的GDP体量和仍然较高的增速为商品衍生品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军表示,对机构投资者在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王晓明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将继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产品业务创新,改善产品供给。加快推进PX、短纤、咖啡、花生期货上市,扎实做好价格指数等期货品种的储备,推出更多场外新业务,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二是完善规则制度,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三是优化技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四是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为机构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商所:充实多元开放内涵 深化服务实体产业
12月1日,在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期间,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举办了“新品种、新业务说明会”专场活动。大商所副总经理许强在会上表示,大商所将不断充实多元开放的市场内涵,努力为各类机构服务实体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许强表示,多年来,大商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在品种工具创新、防范化解风险、深化产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持续丰富服务实体经济手段。目前,大商所已上市19个期货品种和豆粕、玉米2个期权品种,涉及农林牧、化工、能源矿产等多个大宗商品领域。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品种工具创新的同时,大商所持续推进场外市场建设。2018年12月商品互换业务平台上线,标志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在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为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的场外衍生品业务提供交易登记和结算等综合服务。2019年9月基差交易平台上线,截至11月22日,平台累计成交164笔,成交量约59.7万吨,名义成交金额约7.3亿元,完成实物交收8.15万吨,对基差贸易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至此,大商所初步建立起包含期货、期权、互换、基差交易,联通场内场外、境内境外的多元开放发展新格局,初步实现从单一、封闭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战略转型。
他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在初步实现多元开放战略转型的基础上不断巩固稳健发展态势、和谐生态环境和战略转型成果,不断充实多元开放的市场内涵,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产业企业参与程度、期货价格影响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努力为各类机构服务实体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具体来看,一是加快推进新品种新工具建设步伐,丰富产品供给。大商所将加快推进液化石油气、集装箱运力、生猪、干辣椒期货及铁矿石期权上市,加快推进气煤、废钢期货和焦煤、焦炭期权研究,继续扩大商品互换业务规模,继续加强商品指数研发和推广。二是加快推进已上市品种的国际化,提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价格。大商所将持续完善优化国际化相关业务规则,加快推进棕榈油、黄大豆1号、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品种国际化,做好QFII等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政策设计和落地服务。三是搭建机构服务实体的广阔舞台。大商所将加快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持续做好银期合作、机构大会、产融培育基地等服务实体平台。四是积极完善合约制度及规则,优化做市商方案,促进主力合约连续和近月合约活跃,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
此次专场活动设有五大主题演讲,大商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围绕LPG期货合约设计、集装箱运力期货合约设计、基差交易平台运行、期货价格指数与互换业务、商品期权发展等主题进行分享。
中金所:做好股指期权上市前准备工作
12月1日,在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专场活动中,中金所副总经理李海超表示,中金所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新产品的供给储备,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继续推进交易机制改革和规则优化。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调要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为做好新时代资本市场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也为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海超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中金所紧密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要求和资本市场建设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完善交易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一是调整股指期货交易安排,推动市场常态化管理,促进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二是推出国债期货期转现交易,满足机构投资者协商议价、灵活交易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国债期货上引入做市商业务,提升市场流动性。三是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提升异常交易管理制度层级,加强会员管理责任,夯实市场风险防范基础。
“服务供给的增加和风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为市场稳健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他表示,总体看,今年以来,金融期货市场交易秩序良好,规模有所扩大,期现联动紧密。数据显示,2019年初至11月15日,股指期货市场日均成交22.06万手、日均持仓28.56万手,同比分别上升255%、153%,各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超过99%;国债期货日均成交5.08万手、日均持仓9.90万手,同比分别上升13.69%、22.83%,各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达96%以上。与此同时,参与者结构也更加优化,截至2019年10月底,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机构持仓占比分别为57.65%、86.52%。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金融期货、期权是以市场化方式高效管理风险的工具,对提高资本市场运行发展质量、塑造金融体系竞争力、增加有效金融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准配置。
在李海超看来,我国实践也显示,金融期货市场自起步以来,经济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资本市场运行的角度看,金融期货的引入和发展增强了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性,降低了现货市场过度波动,有利于优化市场运行质量;从促进资本形成的角度看,金融期货产品的丰富,不仅可以扩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式的选择范围,有助于提升各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运营稳健性,更能服务其交易策略、投资产品创新,从而更加有效汇聚社会资金,促进更多类型中长期资金入市。
李海超表示,作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设者,中金所未来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现货市场为宗旨,继续推动更多新产品的供给储备,扎实做好股指期权上市前各项业务准备和风控工作;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持续优化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QFII和RQFII等参与金融期货市场的政策;继续推进交易机制改革和规则优化,进一步提升金融期货市场服务效率和规范化建设水平,在服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争取更大作为。
券商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期权做市商机制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来自券商的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场内与场外市场、境内与境外市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期权做市商机制。
中信证券执行总经理蔡成苗表示,近几年,部分券商和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加快开拓场外衍生品业务,但由于缺少对应的场内期权品种,场外期权存在定价难、对冲难等诸多问题,客户也会对金融机构报价存在疑虑。场内期权的扩大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总经理胡锡莎也建议,要加强场内业务与场外业务的联动性与协同性。“场内外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建议进一步丰富场内期权品种和场外期权可挂钩标的,满足投资者的真实风险管理需求。”
胡锡莎同时建议,促进境内外协同发展,借助期权工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市场参与者应注重投资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为零售客户、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等客户提供服务。建立长效的跨境联动机制,满足资本市场的各类需求。
此外,她还呼吁扩大参与场外衍生品的投资者范围,对于有真实套保需求的一些中小微企业可以适当放宽参与要求;对于股票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减持等需求,如果通过场外衍生品的方式,可以更精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也可以避免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
谈及国内期权做市商机制,蔡成苗认为,随着更多标的的期权产品有序稳定推出,目前的持仓限制对很多大机构的风险管理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放宽,同时引入大宗交易机制,让交易更加便利,让做市商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他还建议,建立更灵活的做市商准入和退出机制,目前做市商申请比较严格,随着做市品种的增加,准入和退出的机制需要更加灵活,更多的机构会参与做市业务,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环境。
同时,建立更精准的评判标准、更丰富的补偿方式、更有效的资金使用和更多的保护机制等。
蔡成苗特别强调了做市商的风险管理。在他看来,能否严格风险管理决定了期权做市商能否长期在期权市场中存活下来,尤其是在市场剧烈波动、需要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时候。“做市商要自律,始终明确自己的盈利模式,不要持有太多太久的投机性交易头寸。”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期权做市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四类。一是市场风险,包括持仓风险、临近到期风险等。二是系统风险,包括系统升级迭代风险、风控制度设计缺陷、服务器和网络问题等。三是交易风险,包括前台交易员交易风险、参数设置与修改和后台资金结算等。四是模型风险,包括定价模型、波动率模型、利率模型等。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