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供应预期逐渐宽松,增值税落地后弱势依旧
admin未知
二、原因分析
(一)、升水有望继续扩大
按照3月29日的期现数据,17年国营全乳胶报价-沪胶1905合约收盘价,其基差达到了-445元/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0元/吨。可见,期现价差仍处于相对低位,后市期货升水幅度可能再度扩大。届时,大量卖出套保盘将一定数量的混合胶再次注册成仓单,买现抛期的操作或导致沪胶抛盘压力增加。另外,4月1日,增值税率下调将正式落地。在此之前,贸易商有意放缓出货节奏,且中间环节买货意向增加,进而支撑现货价格,国内市场呈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而进口天然橡胶增值税率由16%下降至13%,有助于增加贸易商利润空间,这也就扩大了期现套利空间。一旦现货遭遇大量抛售而降价,期现价差将再次扩大。因此,后期基差继续走弱,橡胶期价将易跌难涨。
再看远月升水,9-5价差小幅回升至320元/吨。增值税的下调,将降低原料的成本价格。但正式落地之前,部分贸易商借此暂缓出货;亦有部分商家补入现货,同时卖出远月套利。9-5价差扩大,是主力出于移仓换月的需要,失去现货支撑的1905合约由此受到打压。5月合约结束后,1909合约将承接展期仓单,下行压力也将转移至其上。预计,未来9月合约将面临巨大的交割压力。另一方面,2001合约时间距离较远,目前升水接近1200元/吨。因此,高升水的结构仍将吸引跨期套利:1-9价差拉大后,9月合约面临再度被打压的风险。
后市,若橡胶基本面无实质性利好刺激,高升水不仅难以修复,还可能继续扩大,这将利空沪胶。
(二)、库存压力难以缓解
1、从保税区的库存情况来看:
自去年10月起,青岛保税区对区域内仓库进行重新划分。由于涉及仓库的规划及新老仓储管理系统的切换,橡胶现货库存数据更新中断。预计11月底新仓储系统投入使用后,数据将再对外公开。
据了解,截至3月15日,青岛保税区内库存16.75万吨,较1月下旬降低约2.75万吨。一季度以来,由于终端需求始终没有集中释放,区外库存已经上涨至47.63万吨,较前期增加近6万吨。
目前,保税区内外仓库橡胶库存居于高位。下游工厂维持刚需采购,市场多数成交仍居于中游环节,高价成交阻力大。增值税下调政策落地在即,国内市场期现价差缩窄,套利盘平仓后,大量囤积的现货将流入市场。考虑到保税区外仓库仍有巨量混合胶库存,届时市场抛压加大,恐拖累沪胶走低。
2、从上期所的库存情况来看:
再看期货库存,截至3月29日,上期所注册仓单库存已达42.22万吨,同比增长0.56万吨。
近两年,上期所库存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除了每年11月份因老胶注销之外。正是因为期货升水居高不下,吸引非标套利盘不断涌入,才导致橡胶库存连续增长。之所以投机者更愿意将现货销往期货市场,是因为:沪胶主力合约总是较现货价格存在高升水。一季度,全球产胶量通常处于季节性低谷期,新胶注册入库数量大幅减少,但注册仓单库存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表明胶市实际消费一般。而随着新一季开割期临近,在期货依旧保持升水之势下,预计,交易所橡胶库存后市仍将难以下降。
由此可见,期货升水不除,高库存将牢牢压制沪胶的上行空间,趋势性上涨便遥遥无期。
(三)、上游供应逐渐恢复
2018全年,ANRPC天然橡胶总产量1220.97万吨,消费总量922.9万吨,出口总量1028.1万吨,进口总量800.7万吨。因此,市场整体上仍维持供过于求的格局。从ANRPC成员国月度产量来看,1-3月处于东南亚割胶淡季,产量进入全年低点。4月之后,成员国陆续割胶,供应或将逐步释放。
气候方面,据NOAA研究显示,2019年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较弱,可能会持续至春季。预计,局部地区可能会受到微弱影响。后期仍需关注异常气候对东南亚产胶量的影响。今年1月,热带风暴“帕布”过境后,次生灾害或严重影响泰南产区割胶及运输,泰国遭遇5年来最为严重的旱情胶树出胶。因此,台风造成的减产效应尚需时间发酵,但具体减产规模有待进一步确认。
1、从上游原料市场来看:
新鲜胶水是刚割下来的胶乳,胶水在杯中凝固后成为杯胶。其主要用以生产标胶和混合胶;胶水也可加工成白片(加工费3泰铢左右),再进一步制成烟片。由于烟片价格高于标胶价格,将胶水制成白片能比杯胶获得更多利润。一旦胶水出现减少时,胶农首选生产白片,这会造成杯胶供应的短缺。
国外方面,去年四季度之前,由于橡胶成品价格低位震荡,胶水价格一直徘徊在35泰铢/公斤附近。但前期雨季降水量过大,胶水的含水量升高。自然凝固的杯胶产量有限,导致杯胶价格相对抗跌。目前,胶水价格一路上涨至51.5泰铢/公斤。同时,杯胶与白片价格分别升至40泰铢/公斤、49.5泰铢/公斤。杯胶涨价后,标胶的美元价格高于国内的人民币价格,也就此抑制了中国的橡胶进口量。
国内方面,今年云南和海南产区物候条件适宜,橡胶树生长情况良好,3月中旬起云南地区开始进行第一批割胶工作,海南东南部地区下旬开始逐渐开割,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区新胶开割范围将会扩大,清明节后海南地区将全面开割。随着产区逐渐进入开割期,预计5月份原料供应趋于平稳。
正值全球天胶低产期,海外原料收购价格持续上涨。二季度进入开割期后,随着东南亚产区气候转好,得益于适合胶树生长的水分、土壤,胶水恢复放量后,其与杯胶价差将逐渐收窄,天胶原料供应也将平稳增长。因此,上游供应压力将再次开始积累。
2、从主产国政策动向来看:
3月初,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宣布,为提振低迷的胶价,依照协议出口吨位计划(AETS),印、马、泰三国将从4月起的四个月内削减24万吨橡胶出口量。其中,印尼将遵照协议削减9.8万吨,马来西亚削减1.6万吨,执行期限为4月1日至7月31日;泰国计划削减12.6万吨,执行期限为5月20日至9月19日。另外,近期泰国政府将进行选举。这是该国2014年军事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正式结果将于5月4日公布。因此,原定于5月20日实施的削减出口计划将推迟启动。
回顾往期,限制出口通常是主产国提振胶价的权宜之计。此举仅是将供应压力向后推移,并不能消化过剩的产出量。泰政府若大规模减产保价,出口份额下降,将威胁其在国际橡胶市场的定价权。鉴于一再老调重弹,市场并不看好此协议的实际效果。相比之下,此次出口吨位计划削减力度不及去年同期的35万吨;且受政府选举影响,作为全球头号产胶国,泰国已由主动倡议方转为被动执行方,故后市认真执行计划的预期较弱。停割期结束后,主产国橡胶出口放量扩大,胶市下行压力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泰国天然橡胶出口量30.22万吨,环比小跌0.12%,同比下跌8.07%。彼时,泰国主产区正向低产季过渡,美金成本走高,抑制买盘情绪。穿插中国春节假期,故泰国天胶出口量略有走跌。从今年来看,停割期前市场备货情绪不及往年。但相对于1-2月份而言,原料供应商意在规避春节假期带来的需求、物流停滞等影响。因此,进口天胶将集中于近期抵达我国沿海港口。
面对供需不匹配,天然橡胶难以像原油那样实现大规模减产:全球橡胶90%的产区位于东南亚,主要以小农场形式经营,分布较为零散。该地区政策执行力较弱,难以实现类似于国内统一的、具有强制性的供给侧改革。割胶收入是胶农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且胶园的后期维护成本低。尽管存在替代种植或选择其他职业的现象,但胶农尚无其他方式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因而不会轻易选择弃割或砍伐。即便现在胶价很低,胶农继续生产依旧能获得收入。所以,这将进一步加剧天胶供应过剩。
(四)、下游需求难有改善
1、从国外市场需求看:
今年1月31日,美国ITC重裁认定我卡客车胎存在实质性损害,此后宣布对华卡、客车胎征收“双反”税。但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美国正考虑或对华全面取消加征轮胎关税。由于我国轮胎行业出口依赖度较高,因此,这将对胶市整体需求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去年10月中旬后,为规避美对华加征关税的风险,国内轮胎企业加大对美国输出量,从而透支了大量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需求。此番征收“双反税”后,我国对美出口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在终端需求难有改善的情况下,国内成品轮胎库存消化进程后市或不容乐观。
2、从国内市场需求看:
下游市场方面,截至3月28日,半钢胎企业开工率为71.44%,全钢胎企业开工率为75.89%,环比春节后均有宽幅增长。近期,由于各大经销商自主补库进货,故厂家开工得到一定支撑。
2018年,橡胶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11%,较上年度增幅减少5.12%。部分行业降幅较大:轮胎行业销售收入增长1.22%,增幅较上年度减少12.03%;橡胶制品销售收入增长1.14%,增幅较上年度减少10.15%;胶鞋行业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出口全面负增长。另据中橡协统计,2018年全国汽车轮胎总产量约6.48亿条,同比下降0.76%。其中,子午线轮胎6.09亿条,同比下降0.65%;斜交胎0.39亿条,同比下降2.56%。在子午胎产量中,全钢胎1.33亿条,同比增长1.53%;半钢胎4.76亿条,同比下降1.24%。尽管主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但全国轮胎产量2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12年相比,去年中国轮胎业的利润跌幅已逾65%,全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在2%左右。
今年4月起,轮胎制造业增值税率下降3%。以中国轮胎企业平均增值税率计算,仅可以降低企业负担约0.6%左右。虽然降税有利于企业减负,但今年以来,天胶和炭黑价格再次上涨,轮胎的实际成本已抬高5%左右。叠加出口受限的不利影响,轮胎内销压力增大。
汽车市场方面,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降。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完成377.6万辆和385.2万辆,环比下降14.1%和14.9%,且同比降幅扩大。同时,前两个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17.37万辆,比上年同期的18.44万辆下滑6%。这其中,超过一半的销量来自重卡企业和经销商的备货,全行业的库存水平处于高位。另外,2月国内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升至63.6,仍高于警戒线。新版“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仅是对车市需求预期有所改善。
综合来看,今年下游轮胎行业市场总需求仍难以提升。因此,需求端不足以支撑胶价彻底反转。
三、总结与后市展望
至一季度末,前期利好已集中释放,各产胶国停割期渐入尾声,出口吨位计划减产预期降温。在橡胶处于长期供给紧张和国内需求旺盛的2008年,当ITRC采取限产措施后,橡胶价格以及胶水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在橡胶进入供应过剩的局面后,当ITRC在2012、2016、2017年再采取相同的限产措施时,橡胶价格就无法维持涨势。后市需重点关注泰国旱灾及台风次生灾害对产胶量的影响。
在“金三”利多出尽后,“银四”就要来临:进入二季度,全社会资金面趋于收紧;同时,橡胶下游需求亦转入淡季。届时,“去库存”以及期价升水过高这两个主导性利空将重新回到视野之内。5月份,全球其他产区逐渐恢复割胶,最终利空因素将主导市场。预计,这波下跌时间会持续至5月中旬。若是期现价差修复至平水,则跌势有望结束。
6-7月,整个东南亚割胶渐入旺季,胶市亦处在夏季消费淡季。三季度将是印、马、泰三国真正兑现其“限产计划”的时期。然而,暂时的出口限制只会以日后更多的出口来终结。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工业品整体走熊的背景下,我们推测:沪胶市场短期仍将以回落为主,随后构筑季节性底部。秋季沪胶或再次上演“铜九铁十”的行情,在11月底老胶仓单出库后,胶价将跌破万元大关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