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为何罹患“资金饥渴症” 分红吝啬至却急忙抛出百亿融资
admin未知
《投资者网》胡朝辉
如果要买银行股,投资者一定要睁大眼睛,并非所有的银行股的股息都是不错的。
五一节前,九江银行(06190.HK)发布公告称,将于5月21日召开2018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包括201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内的若干决议案。而此前公告显示,九江银行2018年每股盈利0.8元,拟派股息8分。
按照4月29日10.6港元的收盘价计算,其股息率尚不足1%。作为对比,在A股上市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2008年至2017年十年期间平均股息率都在5%左右。
此外,今年1月,上市刚半年的九江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境外优先股总数不超过1亿股,发行总金额不超过等值人民币10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为何去年7月刚刚上市的九江银行为何公司如此吝啬分红,反而急于抛出新的融资计划?《投资者网》曾就此问题向九江银行致函求证,但对方一直未予置评。
盈利能力堪忧 一级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根据九江银行日前披露的2018年年报,2015年至2018年九江银行资产规模分别达到1749亿元、2253亿元、2713亿元和3116亿元,增长速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年报同时显示,2015至2018年,九江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49亿元、50亿元、58亿元和79亿元,同期净利润则分别约为18亿元、15.6亿元、17.6亿元和17.9亿元。
换句话说,九江银行在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的前提下,净利润不但增长缓慢,甚至还略有下降。事实上,九江银行2018年实现了投资证券净收益近20亿元,2017年这一数值则为-1.8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笔收益,其2018年净利润数据会更难看。
对此,安信国际证券在研报中曾指出,(九江银行)净利润未随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客户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的增长。
公开信息显示,九江银行2015年至2018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约为7亿元、11亿元、16亿元、34亿元,即2018年相较2017年资产减值增加了一倍以上!
从盈利能力上看,九江银行2015年至2018年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6%、0.78%、0.71%、0.61%,四年下降了34%;其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35%、11.91%、11.31%、8.66%,均呈下行趋势。
再来看监管指标,九江银行2015年至2018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1%、11.15%、10.51%和11.55%;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8%、8.59%、8.75%和8.9%。其中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14.2%和11.58%),且逼近10.5%、8.5%的监管红线。
也许就是看到了九江银行成长不足,公司股东才会抛弃股份。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4月11日,九江银行遭AVICT Global Holdings Limited场外减持2000万股H股,每股均价约10.51港元。
盈利模式原始单一 对资产规模高度依赖
九江银行原名九江市商业银行,由九江市八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于2000年11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正式开业。
2018年7月10日,九江银行以10.6港元的价格发行3.6亿股,募集人民币约32.8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并由此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地级城市商业银行。
上市后不久该行便计划发行不超过1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并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今年1月18日,九江银行再抛百亿融资计划,拟非公开发行境外优先股,发行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综上,九江银行赴港上市刚满半年,就先后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补血”,融资规模达147亿元,由此可见其对资金的渴求程度。
与之相对的是,九江银行自上市以来交投清淡,月换手率在大多数时间低于1%。九江银行股价也是“波澜不惊”,在上市9个多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在9.9港元至10.8港元这一狭窄的区间波动。
从收入构成上看,九江银行在大部分经营年限中尚未摆脱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其经营业绩主要取决于利息净收入。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九江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总额的92.9%、98.1%及96.3%。不过在2018年,这一指标却突然降为了70.8%,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前述那近20亿元的投资证券净收益导致的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
作为对比,江西银行2015年至2018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0.6%、87.1%、79.1%和78.5%。
九江银行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其对资产规模的高度依赖,即只有通过增加自有资本,才能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吸纳更多的存款进行放贷,以尽可能多的赚取利息净收入。这或许就是九江银行刚上市没多久就再次大规模融资的原因所在。
微信扫码二维码 “零佣金”期货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