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51家
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而广发证券实现净利润50.22亿元,
期货行业的净利润抵不上一家大型券商
■本报记者 于德良
“大市场,小行业”,如果说有魔咒的话,这仿佛就是期货业的“魔咒”。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期货市场近5年的数据发现,期货行业的净利润增长远低于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的增长,仍有超过半数的
期货公司处于温饱状态。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分别为31.34亿手、10亿手、14.5亿手、20.61亿手、20.06亿手;累计成交额分别为309万亿元、137.26万亿元、171.12万亿元、267.47万亿元、291.98万亿元。成交量与成交额双双增长,然而,期货全行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42亿元、22.9亿元、35.56亿元、35.69亿元、41.43亿元。
对比以上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至2014年期货业成交量与成交额连增三年,与2011年相比实现翻倍(其中,由于2010年期货市场的牛市及4月10日股指期货上市,成交量与成交额均创出5年的最高峰,因此不具可比性)。然而,期货业净利润并没有水涨船高,盈利最多的2014年与盈利最少的2011年相比,增长的幅度为80.92%;与2013年相比仅增长了16.08%。尽管2014年期货行业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总体经营状况有明显改观,但仍有27家期货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1.44亿元。据了解,总体看仍有超过半数的期货公司处于温饱状态。
广发期货副董事长肖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期货市场成交额与期货业净利润没有同步增长,从表面上看是费率的反应,但除此之外还有三大原因:一是期货公司面临转型,创新业务需要人才、技术系统等成本投入,因此盈利不会提升的很快,二是期货公司的定位不同,有大而全的、实力强的公司,有专业化、特色化的公司,大公司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做后盾,无论通过上市、股东注资,还是发债,都需要有个过程;三是目前金融期货虽然只有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但成交额却占半壁江山。去年大部分大宗商品期货处于熊市,对商品期货有优势的期货公司营收的贡献减少。”
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对本报记者表示,期货业各项创新业务为期货公司的发展打开了空间,特别是资管业务的开展为期货公司向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方向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期货公司转型成标准的
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货市场成交额
连增三年实现翻倍
2010年4月
股指期货上市及商品期货牛市是2010年成交量、成交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棉花(13365, 115.00, 0.87%)、白糖(5138, 87.00, 1.72%)的价格大幅上涨使郑商所成为三大商品交易所中成交量、成交额增长最为突出的交易所。
数据显示,2010年,期货市场成交量31.34亿手,同比增长45.24%;成交额30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85%。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成交量分别为12.44亿手、9.92亿手、8.06亿手,同比分别增长43.01%、118.36%、-3.27%;成交额分别为123.48万亿元、61.79万亿元、41.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41%、223.37%、10.7%;中金所[微博]成交量、成交额分别为0.92亿手、82.14万亿元。
2011年,监管层为控制通货膨胀,对期货市场采取一系列抑制措施,国内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均处于相对低迷状态。期货市场成交量2011年出现了逾三成的下滑。
2011年,期货市场成交量10.54亿手,同比增长-32.72%;成交额137.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03%。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成交量分别为3.08亿手、4.06亿手、2.89亿手,同比分别增长-0.44%、-18.04%、
-28.31%;成交额分别为43.45万亿元、33.42万亿元、16.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2%、8.17%、-19.07%。股指期货稳步发展,成交量与成交额分别有9.89%和6.56%的增长幅度。
2012年,期货市场成交量14.5亿手,同比增长37.6%;成交额17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4.44%。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3.65亿手、3.47亿手、6.33亿手、1.05亿手,同比分别增长18.52%、
-14.61%、119.01%、108.41%;成交额分别为44.6万亿元、17.36万亿元、33.32万亿元、75.8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48.04%、97.45%、73.29%。
2013年,期货市场成交量20.62亿手,同比增长42.15%;成交额2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6.42亿手、5.25亿手、7亿手、1.94亿手,同比分别增长75.86%、51.36%、10.66%、84.22%;成交额分别为60.42万亿元、18.9万亿元、47.15万亿元、14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7%、7.07%、41.51%、85.92%。
2014年,期货市场成交量25.06亿手,同比增长21.54%;成交额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6%。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8.42亿手、5.25亿手、7.7亿手、2.18亿手,同比分别增长31.1%、28.76%、9.87%、12.42%;成交额分别为63.24万亿元、23.24万亿元、41.49万亿元、1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7%、22.98%、-12%、16.32%。
总之,5年来,2010年由于商品期货牛市及股指期货上市,造就了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的高峰,2011年期货市场的低迷导致成交量、成交额大幅下滑。此后3年进入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的数据与2011年相比,期货市场成交量增长了137.76%、成交额增长了112.35%。
值得一提的是,股指期货上市后推动了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额跨越式增长。2011年股指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占国内市场的4.78%、31.83%;2012年占比分别为7.24%、44.32%;2013年占比分别提高至9.39%和52.72%,成交额占据期货市场的半壁江山;2014年占比分别为8.7%、56.16%。
151家期货公司净利润
不敌广发一家大型券商
2014年151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而广发证券披露的年报显示,2014年实现净利润50.22亿元,也就是说,期货行业的净利润抵不上一家大型券商。
近5年期货全行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42亿元、22.9亿元、35.56亿元、35.69亿元、41.43亿元,虽然去年期货业实现净利润突破40亿元,但与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增长相比并不匹配。2014年,全国151家期货公司收入总额188.10亿元,较上年增长1.58%;净利润总额4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5%。尽管如此,仍有27家期货公司业绩亏损,占比近两成。
2013年156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35.69亿元,有125家盈利,亏损公司占比两成。2012年160家期货公司净利润总计为35.56亿元,有129家期货公司盈利,其余31家公司亏损,盈利公司占比为80.63%。2011年期货公司的日子过得惨淡,160家期货公司共实现净利22.9亿元,仅七成期货公司盈利,45家期货公司合计亏损2.87亿元,仅两家期货公司盈利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期货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大,而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大的改观,甚至多数公司在温饱线上挣扎,原因在于:一是过分依赖传统经纪业务,
手续费陷入恶性竞争;二是创新业务起步晚,盈利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三是期货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从业人员收入低导致难以留住、吸引人才。
过分依赖传统经纪业务一直是期货公司的“硬伤”。目前我国期货公司主要的业务还是以经纪代理为主,手续费收入是期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少部分是利息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因此,期货公司只得在手续费上“大打出手”,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各家期货公司不断下调手续费率,甚至不惜以零费率抢夺客户。
据《中期货业发展报告2010》的一份数据显示,2007年-2009年,中国期货业的平均手续费率不断下降,已从万分之零点七三八降至万分之零点五六九。之后,手续费率不仅没有止跌反而继续下滑,2013年手续费率降为万分之零点一八八,2014年,手续费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一七二,再创历史新低。
期货公司手续费惨烈厮杀的背后,则是期货业务单一化经营的“短板”。我国期货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利润来源单一化,同质化竞争严重,而国外的期货公司经营范围较广,具有经纪、资产管理、自营和融资等各项业务职能,盈利渠道更加多元化。我国期货业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业务开展以来,尽管一些期货公司依据自身优势寻求赢利点,试图改变尴尬的生存现状,但目前来看,这些创新业务为期货公司带来的盈利仍相对较少,短期内难以成为期货公司的支柱性业务。来自中期协的数据显示,2013年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总收入仅为5847万元,占总营收的0.3%;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只有1470万元,占总营收的0.07%。
积极探索突围道路
创新业务成“蓝海”
虽然期货创新业务开展时间不长,但其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据媒体报道,2014年期货行业收入结构出现一些了新的变化:手续费收入继续降低,利息净收入和其他收入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14年,期货行业投资咨询收入总计11832万元,较上年大增102.36%;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总计8674万元,较上年大幅增长490.07%。
自中期协2012年12月21日发布《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修订)》并启动试点以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截至去年底,共有32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期货业协会完成备案,总注册资本达到35.2亿元。截至今年3月12日,共有37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完成备案。虽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营收没有确切数据,但证监会[微博]曾披露,截至2014年6月末,有20家期货公司已设立风险管理公司,注册资本总额21.2亿元,净资产20.87亿元,业务收入达72.97亿元,多数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
金瑞资本公司总经理刘铁军曾表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只要能把国外的成功经验引进来并在中国落地,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发展。目前风险管理子公司应该先做好自身风险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有效地利用期货及期货衍生品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在期货业的创新业务中,资管业务被期货公司寄予厚望。自2012年底期货资管业务正式开闸,到去年12月份“一对多”正式放开,期货资管业务已经取得了爆发性增长。 近日,基金业协会首次公布的各类资管机构年度资管规模显示,截至2014年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124.82亿元(中期协的统计数据为137.9亿元)。这与2013年的12.6亿元相比,增幅高达890.6%。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已有38家期货公司获资管牌照,57家在中期协完成登记备案。实际上,由于披露的滞后性,去年11月份以来,又有30多家期货公司拿到了资管牌照。也就是说,达到资管业务准入门槛的110家期货公司,仅剩15家期货公司尚未提交资管业务申请。
成交额连增三年翻倍 近两成期货公司仍亏损
2014年151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而广发证券实现净利润50.22亿元,期货行业的净利润抵不上一家大型券商
■本报记者 于德良
“大市场,小行业”,如果说有魔咒的话,这仿佛就是期货业的“魔咒”。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期货市场近5年的数据发现,期货行业的净利润增长远低于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的增长,仍有超过半数的期货公司处于温饱状态。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分别为31.34亿手、10亿手、14.5亿手、20.61亿手、20.06亿手;累计成交额分别为309万亿元、137.26万亿元、171.12万亿元、267.47万亿元、291.98万亿元。成交量与成交额双双增长,然而,期货全行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42亿元、22.9亿元、35.56亿元、35.69亿元、41.43亿元。
对比以上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至2014年期货业成交量与成交额连增三年,与2011年相比实现翻倍(其中,由于2010年期货市场的牛市及4月10日股指期货上市,成交量与成交额均创出5年的最高峰,因此不具可比性)。然而,期货业净利润并没有水涨船高,盈利最多的2014年与盈利最少的2011年相比,增长的幅度为80.92%;与2013年相比仅增长了16.08%。尽管2014年期货行业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总体经营状况有明显改观,但仍有27家期货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1.44亿元。据了解,总体看仍有超过半数的期货公司处于温饱状态。
广发期货副董事长肖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期货市场成交额与期货业净利润没有同步增长,从表面上看是费率的反应,但除此之外还有三大原因:一是期货公司面临转型,创新业务需要人才、技术系统等成本投入,因此盈利不会提升的很快,二是期货公司的定位不同,有大而全的、实力强的公司,有专业化、特色化的公司,大公司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做后盾,无论通过上市、股东注资,还是发债,都需要有个过程;三是目前金融期货虽然只有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但成交额却占半壁江山。去年大部分大宗商品期货处于熊市,对商品期货有优势的期货公司营收的贡献减少。”
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对本报记者表示,期货业各项创新业务为期货公司的发展打开了空间,特别是资管业务的开展为期货公司向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方向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期货公司转型成标准的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货市场成交额
连增三年实现翻倍
2010年4月股指期货上市及商品期货牛市是2010年成交量、成交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棉花(13365, 115.00, 0.87%)、白糖(5138, 87.00, 1.72%)的价格大幅上涨使郑商所成为三大商品交易所中成交量、成交额增长最为突出的交易所。
数据显示,2010年,期货市场成交量31.34亿手,同比增长45.24%;成交额30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85%。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成交量分别为12.44亿手、9.92亿手、8.06亿手,同比分别增长43.01%、118.36%、-3.27%;成交额分别为123.48万亿元、61.79万亿元、41.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41%、223.37%、10.7%;中金所[微博]成交量、成交额分别为0.92亿手、82.14万亿元。
2011年,监管层为控制通货膨胀,对期货市场采取一系列抑制措施,国内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均处于相对低迷状态。期货市场成交量2011年出现了逾三成的下滑。
2011年,期货市场成交量10.54亿手,同比增长-32.72%;成交额137.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03%。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成交量分别为3.08亿手、4.06亿手、2.89亿手,同比分别增长-0.44%、-18.04%、
-28.31%;成交额分别为43.45万亿元、33.42万亿元、16.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2%、8.17%、-19.07%。股指期货稳步发展,成交量与成交额分别有9.89%和6.56%的增长幅度。
2012年,期货市场成交量14.5亿手,同比增长37.6%;成交额17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4.44%。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3.65亿手、3.47亿手、6.33亿手、1.05亿手,同比分别增长18.52%、
-14.61%、119.01%、108.41%;成交额分别为44.6万亿元、17.36万亿元、33.32万亿元、75.8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48.04%、97.45%、73.29%。
2013年,期货市场成交量20.62亿手,同比增长42.15%;成交额2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6.42亿手、5.25亿手、7亿手、1.94亿手,同比分别增长75.86%、51.36%、10.66%、84.22%;成交额分别为60.42万亿元、18.9万亿元、47.15万亿元、14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7%、7.07%、41.51%、85.92%。
2014年,期货市场成交量25.06亿手,同比增长21.54%;成交额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6%。其中,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成交量分别为8.42亿手、5.25亿手、7.7亿手、2.18亿手,同比分别增长31.1%、28.76%、9.87%、12.42%;成交额分别为63.24万亿元、23.24万亿元、41.49万亿元、1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7%、22.98%、-12%、16.32%。
总之,5年来,2010年由于商品期货牛市及股指期货上市,造就了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的高峰,2011年期货市场的低迷导致成交量、成交额大幅下滑。此后3年进入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的数据与2011年相比,期货市场成交量增长了137.76%、成交额增长了112.35%。
值得一提的是,股指期货上市后推动了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额跨越式增长。2011年股指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占国内市场的4.78%、31.83%;2012年占比分别为7.24%、44.32%;2013年占比分别提高至9.39%和52.72%,成交额占据期货市场的半壁江山;2014年占比分别为8.7%、56.16%。
151家期货公司净利润
不敌广发一家大型券商
2014年151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41.43亿元,而广发证券披露的年报显示,2014年实现净利润50.22亿元,也就是说,期货行业的净利润抵不上一家大型券商。
近5年期货全行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42亿元、22.9亿元、35.56亿元、35.69亿元、41.43亿元,虽然去年期货业实现净利润突破40亿元,但与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增长相比并不匹配。2014年,全国151家期货公司收入总额188.10亿元,较上年增长1.58%;净利润总额4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5%。尽管如此,仍有27家期货公司业绩亏损,占比近两成。
2013年156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35.69亿元,有125家盈利,亏损公司占比两成。2012年160家期货公司净利润总计为35.56亿元,有129家期货公司盈利,其余31家公司亏损,盈利公司占比为80.63%。2011年期货公司的日子过得惨淡,160家期货公司共实现净利22.9亿元,仅七成期货公司盈利,45家期货公司合计亏损2.87亿元,仅两家期货公司盈利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期货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大,而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大的改观,甚至多数公司在温饱线上挣扎,原因在于:一是过分依赖传统经纪业务,手续费陷入恶性竞争;二是创新业务起步晚,盈利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三是期货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从业人员收入低导致难以留住、吸引人才。
过分依赖传统经纪业务一直是期货公司的“硬伤”。目前我国期货公司主要的业务还是以经纪代理为主,手续费收入是期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少部分是利息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因此,期货公司只得在手续费上“大打出手”,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各家期货公司不断下调手续费率,甚至不惜以零费率抢夺客户。
据《中期货业发展报告2010》的一份数据显示,2007年-2009年,中国期货业的平均手续费率不断下降,已从万分之零点七三八降至万分之零点五六九。之后,手续费率不仅没有止跌反而继续下滑,2013年手续费率降为万分之零点一八八,2014年,手续费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一七二,再创历史新低。
期货公司手续费惨烈厮杀的背后,则是期货业务单一化经营的“短板”。我国期货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利润来源单一化,同质化竞争严重,而国外的期货公司经营范围较广,具有经纪、资产管理、自营和融资等各项业务职能,盈利渠道更加多元化。我国期货业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业务开展以来,尽管一些期货公司依据自身优势寻求赢利点,试图改变尴尬的生存现状,但目前来看,这些创新业务为期货公司带来的盈利仍相对较少,短期内难以成为期货公司的支柱性业务。来自中期协的数据显示,2013年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总收入仅为5847万元,占总营收的0.3%;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只有1470万元,占总营收的0.07%。
积极探索突围道路
创新业务成“蓝海”
虽然期货创新业务开展时间不长,但其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据媒体报道,2014年期货行业收入结构出现一些了新的变化:手续费收入继续降低,利息净收入和其他收入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14年,期货行业投资咨询收入总计11832万元,较上年大增102.36%;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总计8674万元,较上年大幅增长490.07%。
自中期协2012年12月21日发布《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修订)》并启动试点以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截至去年底,共有32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期货业协会完成备案,总注册资本达到35.2亿元。截至今年3月12日,共有37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完成备案。虽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营收没有确切数据,但证监会[微博]曾披露,截至2014年6月末,有20家期货公司已设立风险管理公司,注册资本总额21.2亿元,净资产20.87亿元,业务收入达72.97亿元,多数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
金瑞资本公司总经理刘铁军曾表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只要能把国外的成功经验引进来并在中国落地,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发展。目前风险管理子公司应该先做好自身风险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有效地利用期货及期货衍生品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在期货业的创新业务中,资管业务被期货公司寄予厚望。自2012年底期货资管业务正式开闸,到去年12月份“一对多”正式放开,期货资管业务已经取得了爆发性增长。 近日,基金业协会首次公布的各类资管机构年度资管规模显示,截至2014年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124.82亿元(中期协的统计数据为137.9亿元)。这与2013年的12.6亿元相比,增幅高达890.6%。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已有38家期货公司获资管牌照,57家在中期协完成登记备案。实际上,由于披露的滞后性,去年11月份以来,又有30多家期货公司拿到了资管牌照。也就是说,达到资管业务准入门槛的110家期货公司,仅剩15家期货公司尚未提交资管业务申请。